<acronym id="qukbx"><strong id="qukbx"><address id="qukbx"></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qukbx"><label id="qukbx"></label></p>

      1. <track id="qukbx"><ruby id="qukbx"><menu id="qukbx"></menu></ruby></track>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傳統舞蹈類非遺學術講座與展示系列活動開啟
        发稿时间:2023-03-22 10:20   来源: 人民網

            伴著極具特色的鷹笛、手鼓等樂器,舞者或擰腰躬身、雙臂后舉,恍若雄鷹凌空翱翔;或輕舞雙臂、移步回首,如同機警的山鷹巡游在山間谷地;或雙腳跺步、點頭頷首,比擬山鷹快活地嬉戲;或昂首挺胸、收臂按掌,同時踏步后轉,酷似山鷹縱身飛向藍天……

          近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與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聯合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辦的“身體在場——傳統舞蹈類非遺學術講座與展示”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首場活動以“整體保護視野下的塔吉克族鷹舞”為主題,分為學術主題講座、傳統舞蹈類非遺的展示和教學兩大部分,旨在為公眾提供深入了解傳統舞蹈類非遺的機會,幫助觀眾從身體和觀念層面認識各民族舞蹈的文化,思考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顒油ㄟ^“身體在場”的方式,讓觀眾得以近距離了解中國傳統舞蹈文化的意蘊與魅力。

          在主題講座中,來自中央民族大學、新疆藝術學院、常州大學的多位專家學者為觀眾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塔吉克族的歷史文化和民間風俗、鷹舞的表演形式、相關民間樂器的演奏方式等內容。

          在傳統舞蹈類非遺展示和教學過程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民間藝人及該縣文工團的多位演員,為觀眾表演了《恰甫蘇孜》《古麗碧塔》《鷹舞》《塔吉克族民歌聯唱》等節目。最后,演員們與現場觀眾一起跳起了《恰甫蘇孜》,將此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結束后,觀眾付睿智說:“我們經常從電視媒體上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訊息,今天有機會近距離地與傳承人、專家學者共同學習、探討塔吉克族鷹舞,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這些傳承人不遠千里來到祖國首都,為我們展示這種絢麗多姿的民間舞蹈,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歌舞的動律,真是一次難忘的文化體驗。”北京舞蹈學院的李北達教授也認為將學術和表演展示相結合的方式非常好。

          據介紹,“身體在場——傳統舞蹈類非遺學術講座與展示”后續還將舉辦其他活動,繼續引領公眾感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舞蹈的無限魅力。(記者 黃敬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3月22日第07版)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五月天小说